銀川人均水產品占有量達27公斤
“今年水產品價格平穩,草魚每公斤15.6元至16元,鯉魚每公斤13.6元至14元,大多銷往陜甘寧青和內蒙古,其中青海最多。”9月6日,寧夏海永生態農牧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海永介紹。
銀川市咬定科技不放松,走出一條漁業高質量發展之路,以占全區29%的水域面積生產出占全區46%的水產品。今年,銀川水產品產量預計首次突破8000萬公斤,人均水產品占有量達27公斤,是西北五省區平均值的4.8倍。
9月6日10時30分,賀蘭縣常信鄉寇家湖,海永生態養殖場的魚兒從各個角落趕往投喂點。這里有700畝安裝著光伏發電設備的魚塘。10時40分,工人開動風送投餌機,顆粒飼料被輸送至5米外的水中拋撒,一時間,無數魚兒浮出水面掠食。寧夏海永生態農牧科技有限公司擁有4600畝水面,每年提供9000噸水產品,主要是鯉魚、草魚和鰱魚。
銀川市因地制宜實施三池兩壩、生態溝渠、潛流濕地綠色養殖模式,科技賦能傳統漁業,綠色養殖面積占總面積的30%以上,還創建了6個國家級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針對高端消費市場,銀川還開發出“瘦身健身”魚,去除了土腥味和脂肪,使魚肉變得更緊實。 9月2日,銀川稻田蟹和南美白對蝦登上央視。近年來,銀川市與清華大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寧德師范學院等機構合作,開發了稻漁綜養、魚菜共生、工廠化飼養等新技術,實現名優品種新突破,稻田蟹、甲魚、黃河泥鰍、羅氏沼蝦、南美白對蝦、虹鱒魚、加州鱸魚等源源不斷登上市民餐桌。創新的腳步沒有停,青蟹、大黃魚、香魚、黃鰭鯛等海鮮也不斷被引進試驗,成功后將批量投放,產生更大的效益。
據了解,銀川市宜漁水面達18萬畝,其中養殖面積10萬畝、湖泊大水面漁業8萬畝。產量方面,傳統魚類占88%,名優品種占12%。該市有養殖企業和合作社43家、養殖戶484家,從業人員近6000人,人均收入是種植收入的2到3倍。(記者 閔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