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示范村鎮丨寧夏海原縣田拐村:丘陵變果林 村美產業興
近日,農業農村部官網公布了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鎮名單。其中,寧夏中衛市海原縣史店鄉田拐村榜上有名。近年來,田拐村以黨建為引領,抓住富民產業和人居環境兩個重點,從后進變先進,逐步邁向了班子強、產業興、環境美、治理好、農民富的鄉村振興之路。
田拐村景色宜人。海原縣委宣傳部供圖
“六年前我家還是土坯房,村子里破敗不堪,一下雨道路就泥濘不堪,村道窄到驢車都難以通過。”田拐村村民田玉林說,村子曾是十里八鄉有名的貧困村,因為交通不暢、上學不便,年輕人沒幾個愿意留在村里。可如今,田拐村家家紅瓦青檐,建筑錯落有致,院落干凈整潔,隨著荒山綠起來、村子靚起來,這里成了遠近聞名的旅游村。
“村子要發展,干部要帶頭。”村支書楊彥俊說,曾經的田拐村地形復雜,家家戶戶居住散亂。2015年,村干部們挨家挨戶走訪做工作,帶頭拆舊房、建新村。僅2年,田拐村拆除土坯房屋1.35萬平方米,爭取整合資金1800余萬元,改造危房468戶,硬化巷道12.8公里,新建了公園、文體廣場、文化服務中心、民俗展廳,一個依山而建、村道寬敞、綠樹成蔭的新田拐拔地而起。
田拐村紅梅杏。海原縣委宣傳部供圖
村子美了,楊彥俊又在考慮怎么讓村民的口袋鼓起來。“大家習慣種旱地,雜糧、小麥掙不上錢,還不利于水土保持。”楊彥俊說,多方論證后,村子將后山起伏不平的丘陵改為梯田,利用梯田建成一萬畝紅梅杏基地,引入企業種植紅梅杏,企業再雇用村民在自家地里務工。
“我家以前種田,遇上旱天,自家吃糧都成問題。”田玉林說,現在村子美,游客多,借旅游的東風,家里做起了農家樂,一年收入5萬多,去年直播銷售紅梅杏還掙了13萬,加上其他收入,一年存下20多萬。在村里的幫助下,還準備建個養殖場,日子是越來越紅火。
如今,村里又在便民服務上下起了功夫。村干部實行坐班制度,搭建起面向群眾、方便基層、服務民生的綜合服務平臺,設立便民服務代辦點。“有點啥事,再也不用等不用靠,隨時能反饋,隨時能辦理。”田玉林說,現在通過鄉村釘釘平臺,能參加黨建活動、參與社會管理、關注農業資訊、使用網絡金融,自己遇到問題,也是實時反饋。
曾經“一窮二白”的小山村,現有小學2所、村級衛生室2處,還建成兒童之家和老年飯桌,足不出村就能解決上學、就醫、養老等問題。田拐村步伐越走越快,逐步繪就一幅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游、農民富裕富足的嶄新畫卷。(秦瑞杰、張海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