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非遺寶藏流韻煥彩
海原“花兒”大聯唱。
非遺皮影戲進學校。
海原非遺宣傳展示展演(曹氏武術)。
春節社火巡演。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海原縣文化館提供)
“花兒”之鄉,古韻海原。本報通訊員 馬國俊 攝
非遺剪紙進社區。
繡工們趕制繡品。
文化名片
海原“花兒”打開對外一扇窗
海原縣地處寧夏中部干旱帶,人杰地靈、文化底蘊深厚,具有古樸濃郁的民族風情和鮮明的地域特色,由此孕育出聲名遠播的寧夏“花兒”發祥地和傳承地,并被外界譽為“花兒”故鄉。2006年,海原“花兒”被確定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花兒’本是心上的話,不唱由不得咱。”海原“花兒”作為一種民間歌唱藝術,情韻悠長、高亢婉轉、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演唱形式多樣、靈活自由。這種樸實鮮明的民俗特點,使海原“花兒”更具時代感,形象貼切、生動感人。
海原“花兒”具有短小精悍、靈活多變、粗獷豪放等特色,題材迥異、別具風格,多以四句式為主,伴以三五句式、六七句式、折斷腰式、冗長的敘事體裁式,最能表達和抒發人們的心聲和情感。“當我在惆悵、思念等情緒下,唱上幾句‘花兒’,心里一下子就亮堂了。”自治區級“花兒”傳承人妥燕說。
曾在全國兩會期間,海原縣“花兒”小分隊在北京演出20余場次,受到代表委員們的好評。海原“花兒”傳承人黃亞將“花兒”唱到了山西衛視《歌從黃河來》、中央電視臺《星光大道》《黃金100秒》《開門大吉》《越戰越勇》等節目和2023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花兒”傳承人撒麗娜與搖滾歌手合作,將海原“花兒”與現代音樂元素融合,作品受到網友追捧……
近年來,海原縣全力打造“花兒”故鄉文化名片,建立海原縣文化館“花兒”傳承點,成立海原縣花兒藝術演藝有限公司,有效推動海原“花兒”的傳承發揚。先后創作大型“花兒”歌舞劇《“花兒”故鄉》《海風吹綠黃土地》《大山的女兒》《花香新時代》等,創作編排“花兒”表演唱《接公婆》、“花兒”對唱《情投意合一對兒》《吆騾子》《“花兒”漫塞上》等精品節目,不斷提升海原“花兒”文化影響力和美譽度。
海原縣培養“花兒”非遺傳承人100余人,涌現出以妥燕、李海軍、王洪蕊、黃亞、張娜為代表的優秀“花兒”傳承人34名。他們用婉轉唱腔把“花兒”漫出了海原縣、唱到了北京、漫到了國外。《“花兒”飛出山窩窩》《“花兒”故鄉》《大山的女兒》《花香新時代》等舞臺劇多次獲獎,并走出國門進行文化交流演出,海原“花兒”成為對外交往的一張亮麗文化名片。
文化探析
非遺活起來 文化火起來
保護傳承非遺 賡續歷史文脈
海原“花兒”演唱形式多樣、靈活自由,唱詞更傾向于古體文學的含蓄與意境畫面的結合,曲調特征鮮明、自成體系。近年來,海原縣整理出版《“花兒”故鄉——海原》《奇遺之鄉——海原》外宣書籍,錄制了“花兒”專輯,出版寧夏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叢書《海原民間“花兒”》和《民間歌曲資料》,建立了“花兒”藝術資料庫,為提升“花兒”文化品牌影響力開辟新思路。
海原縣花兒藝術演藝有限公司著力打造“花兒”藝術品牌,編排出《七朵花》《山窩窩飛出幸福歌》《“花兒”飄香》等一批膾炙人口的佳作,并廣泛開展文化下鄉、廣場文化活動,讓“花兒”在傳承中流韻煥彩,點亮基層群眾文化夜空。“從小就在馬漢東老師教唱中對‘花兒’有了認識,并且多次代表寧夏外出演出,經常性開展‘花兒’進校園、‘花兒’講座和‘花兒’傳唱、打造直播間傳唱‘花兒’等活動,傳承海原‘花兒’, 賡續歷史文脈。”關橋鄉脫場村黨支部書記、“花兒”傳承人田玉榮說。
光影閃動下的簡陋舞臺,手下擺動的提線人物,伴隨著鏗鏘有力的秦韻唱腔,皮影戲走向海原百姓大舞臺。海原縣魏氏皮影戲第四代傳承人魏岳成成立皮影文化大院、皮影戲劇團,推廣皮影體驗活動,足跡遍布周邊鄉鎮和市縣,深受廣大群眾喜愛。“如今政府搭建了非遺展演展示、非遺進校園等平臺,魏氏皮影傳承后繼有人。”他說,發揚好這門老手藝,就是保留前人的智慧和跨越時光的傳承。
在每年的社火展演、村晚舞臺、校園非遺課、非遺宣傳展示中,處處可見“花兒”聯唱《家鄉的“花兒”》《曹氏武術表演》、秦腔曲目《花亭相會》、方棋大賽……近年來,海原縣累計開展40余場皮影戲展演、34場“花兒”大賽,舉辦秦腔、“花兒”等演唱比賽百余場。來海原縣游玩,非遺民俗文化展演是游客不可錯過的打卡必選項。
海原縣每年開展“非遺購物節”展示展銷、非遺影像展、非遺進校園、文化遺產系列宣傳等10余項活動,將胡灣舞獅、曹氏武術、高崖高蹺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融入其中。通過搶救性保護、記憶性保護,讓人們在了解非遺、喜歡非遺中充分享受非遺的文化魅力,讓文化浸潤的力量直抵人心。
截至目前,海原縣擁有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48項、傳承人133名,國家級非遺扶貧就業工坊1個、自治區級和市級傳承基地4個,海原縣非遺展示館1個。“我們采取政策扶持、教育培訓、宣傳推廣和市場拓展等措施,幫助非遺傳承人克服困難,實現傳統文化的可持續發展,共同傳承守護好本土文化遺產和精神家園。”該縣文旅廣電局副局長李蘭說。
指尖致富路 非遺活經濟
在海原縣,大部分中老年婦女都會剪紙刺繡技藝,囊括了墻上掛的、床上鋪的、身上穿的、頭上枕的、腳下墊的、手中提的……海原刺繡剪紙歷史悠久,文化特色鮮明,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為“中國民間剪紙之鄉”。
從2015年開始,該縣深入挖掘地方特色非遺文化,建立了刺繡剪紙非遺文化創業孵化基地、中衛市沙坡頭水鎮海原非遺館,同時,整合全縣12家合作組織成立公司和認證中心,并注冊商標,大力開展刺繡剪紙技能培訓等,積極培育非遺文化產業。
木雕、蛋雕、皮影戲等非遺項目在前店現場演示,剪紙、刺繡、泥哇嗚等在后廠加工生產。走進海原縣非遺傳承基地,就像走進了時光隧道,與祖先的非遺智慧有了碰撞。該基地包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西北民俗館、非遺手工藝產品生產加工展示區及文化長廊等,已成為集收藏展示、交流合作、聚集示范、演出展覽、研發孵化、教育培訓、創新探索于一體的多功能非遺基地。
“我從事刺繡近30年,如今有了自己的公司,每年帶動上百人就業,刺繡已成為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將進一步開發文創產品,拓展文化產業致富新路子,帶動更多人增收致富。”海原縣千珍繡民族手工藝有限公司負責人喬亞茹說。
截至目前,海原縣非遺傳承基地吸納刺繡剪紙合作社12家,輻射帶動專業村24個,已形成生產、包裝、展銷為一體的“前店后廠”模式,實現產品設計研發個性化、產品包裝一體化、產品生產訂單化、產品工藝精品化。累計培訓技能人才4200人,助力650戶建檔立卡戶致富增收,年產值近千萬元,帶動當地創新“非遺+文創”模式,讓非遺產業“活”起來。
保護利用并重 非遺文化升溫
“我每年制作泥哇嗚上千件,不僅賺錢了,而且登上了大大小小的舞臺,這都是非遺保護帶來的紅利。”海原縣泥哇嗚非遺傳承人馬志龍說,非遺傳承養心志、育情操,涵養昂揚奮發的精神氣質,不斷汲取文化自信的向上力量。
為擴大海原非遺知名度,該縣多次邀請各類媒體對刺繡剪紙藝人進行專題采訪,在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遠方的家》等節目進行宣傳報道。組織刺繡剪紙企業參加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廣交會、首屆長三角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等展示活動,提升海原剪紙刺繡知名度,不斷開拓銷售市場。
借助深厚的文化底蘊,海原縣將文化資源轉化為產業興旺的動力,開辟“非遺+商業”“非遺+產業”創新發展新路徑。搭上互聯網的快車,制作發布“云游非遺 暢享海原”視頻號,在線直播傳統刺繡工藝、泥哇嗚工藝制作,將刺繡產品融入日常用品,銷往全國各地。
在傳承和發揚傳統非遺文化上不斷創新,該縣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優勢,推廣宣傳非遺文化,推銷非遺產品,展示非遺魅力。利用現代新媒體聚焦非遺傳承人,助力非遺實現可觀可賞可購可用,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實現非遺文化從“活起來”到“火起來”。
“我們將曹氏武術和胡灣舞獅融合在一起,使舞獅武術更有藝術感。今年我們代表寧夏參加全國社火大賽,獲得二等獎。”曹氏武術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曹建說,目前曹氏武術主要以家庭式方式傳承,涉及家族三代人群,有隊員20余名。經常受邀參加各種演出,知名度越來越高。
該縣將非遺展演展示融入關橋梨花節、海原·蓋牌“村BA”、農民豐收節等系列文旅活動中,營造出演非遺、觀非遺、講非遺、吃非遺、購非遺、做非遺、學非遺的良好氛圍。用展演、展示、體驗相結合的方式,讓群眾近距離體驗非遺的魅力。通過“非遺+文旅”的方式為非遺保護注入新動力,今年全縣鄉村旅游接待游客24萬余人次,帶動文旅消費市場迅速升溫。
文化點評
以初心守護 以匠心傳承
隨著時代變遷,不少非物質文化逐漸淡出人們的日常生活,從實用器成為觀賞的藝術品。怎么讓非物質文化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讓傳統老技藝煥發時代光彩?海原縣走出一條非遺傳承保護可持續發展之路。
海原縣不但投資建起參展面積1.9萬多平方米的非遺傳承基地,里面非遺館藏應有盡有。而且采取“前店后廠”模式,形成集非遺產品設計、包裝、銷售推廣為一體的文化產業鏈,堅持在傳承和發展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既要從大處著眼改善文化生態環境,又要從細處著力做足‘繡花’功夫,充分挖掘非遺背后的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使歷史文化與現代生活融為一體。”海原縣文旅廣電局局長周玉寧說。
海原縣將逐步加大經費投入,繼續深入基層挖掘、搜集、整理非遺代表性項目,建立完善各級保護名錄體系,加大非遺保護宣傳展示力度,使非遺保護項目內容更加豐富,涉及面更加廣泛。“讓非遺走出歷史、走進當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勞永逸,必須遵循非遺保護傳承規律,以初心來守護,以匠心來傳承,以敬畏之心來開發。”海原縣文化館副館長陳瑜說。
文化自信
非遺文化記憶歷久彌新
連日來,記者在海原縣采訪了大量的非遺傳承人,提到前人留下來的老手藝,他們的臉上無不洋溢著自信和驕傲。”非遺的活態保護,就是讓非遺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讓非遺文化的精神內涵、審美趣味和文化記憶代代相傳。“海原縣魏氏皮影戲第四代傳承人魏岳成說。
在海原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僅擺在博物館里、陳列在展臺上,更在傳承人和民眾生活實踐中得到了活態的保護、傳承和發展。在海原縣,非遺保護如同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輕輕拂過歷史的長河,不僅讓古老的文化記憶得以延續,更為現代社會注入了無盡的生機與活力。
該縣通過建立“花兒”傳承點、剪紙坊、刺繡坊、皮影戲劇團、二毛皮加工制作廠房等措施,使非遺產業化、規模化,更有生命力。加大非遺進景區力度,促進非遺保護與旅游融合發展。不斷增強全民保護非遺意識,提高非遺的社會認知度、群眾知曉率。在海原縣,保護和傳承非遺文化正成為一種行動自覺。
以敬畏之心開發利用非遺,就是著重“解密”非遺的文化基因與精神密碼,打開貫通歷史與未來的新通道。“文化遺產是一座城市看不見的根基,堅持在傳承和發展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讓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大眾視野,融入現代社會,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才能在文化和產業振興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海原縣文化館館長王新林說。(記者 蒲利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寧夏銀川市舉辦青少年科技體育運動會
- 人民網銀川11月4日電(李甜甜)11月3日,寧夏銀川市舉辦青少年科技體育運動會,銀川市從各縣(市)區、市直屬90余所學校近2萬名中小學生中選拔1500余名參賽。 運動會現場。…
- 寧夏加快推進中部干旱帶生態保護修復
- 人民網銀川11月4日電 (記者閻夢婕)近年來,為全力打好黃河“幾字彎”攻堅戰,寧夏回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通過優化生態空間格局、強化生態本底調查、實施生態修復工程、完善政策標準體系、開展改革創新實踐五項措施,加快推進中部干旱帶生態保護修復,進一步提升荒漠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筑牢祖國西北生態安全屏障。 寧夏自然資源廳優化生態空間格局,圍繞構建從山頂到河流的保護治理大格局,按照《關于推進中部干旱帶灌草植綠的實施方案》,將中部干旱帶相關縣區1114.53萬畝國土面積納入生態保護紅線;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中,立足中部干旱帶干旱缺水、沙化嚴重、生態脆弱實際,明確了針對性保護修復措施,著力鞏固防風固沙和水土保持功能;制定自治區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以中部干旱帶和羅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為重點,劃分中部干旱草原區及8個二級分區,布局重點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實行分級保護、分類治理、分區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