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海原縣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
近年來,海原縣農業農村局在上級業務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按照海原縣委和政府的整體部署,積極與各項目區鄉鎮及相關部門緊密配合,通過四項措施、五個結合,實行田、土、水、路、林、電、技、管綜合配套。為海原縣農業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
2023年,海原縣實施旱作高標準農田9萬畝,高效節水4.2萬畝,到2023年底全縣累計將建成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的高標準農田92.85萬畝,其中高效節水農業41.9萬畝,逐步實現農業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
四項措施分別為:一是嚴把科學設計關。在項目前期工作中,深入各鄉鎮,召開鄉村干部會議,廣泛聽取項目區干部群眾意見,細化設計措施,完善設計內容,力爭符合當地農業產業發展需求,并積極與水務、自然資源部門對接,對項目區水資源進行論證、土地屬性進行界定,并上報自治區農業農村廳進行項目查復,最終達到“精準規劃、精準立項、精準配套、精準施工、精準見效”;二是嚴把項目管理關。項目從前期設計、方案審批、招投標、工程建設、資金管理、竣工驗收等各個環節嚴格按照項目建設管理程序運作,嚴格 “四制”管理,全程進行監管,實施“法人負責,監理控制,施工保證,政府監督”四級質量保障機制,確保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規范運作;三是嚴把竣工驗收關。按照高標準農田項目驗收辦法,采取對工程質量和進度與施工單位的資金撥付相掛鉤、與群眾滿意度測評相掛鉤等辦法,組織第三方驗收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設計單位進行驗收,確保項目保質保量投入運行;四是嚴把管護使用關。項目建成后及時移交項目所在鄉(鎮)政府,按照政府主導、主體帶動、農戶參與的原則,采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基地”的模式,引導新型經營主體通過土地流轉等方式,將建成后的高標準梯田全部用于馬鈴薯、玉米、小雜糧等特色產業基地建設,嚴禁出現二次擺荒。
五個結合分別為:一是與產業發展相結合。按照全縣“一主四特”產業發展布局,高標準農田項目區通過企業及合作社流轉土地,種植小雜糧、馬鈴薯、青貯玉米、辣椒等特色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最終達到產業興、鄉村美、農民富。二是與撂荒地整治相結合。高標準農田項目區利用企業及合作社流轉土地盤活水土資源,解決了土地撂荒閑置問題,最大限度發揮土地產出率;三是與化肥減量相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通過機深翻、增施有機肥等土壤改良措施,有效降低土地化學肥料的用量,推進化肥農藥減量控害,實現“一控兩減三基本”全覆蓋;四是與農業機械化相結合。高標準農田項目區馬鈴薯按照施肥、播種、起壟、覆膜“四位一體”,玉米、小雜糧及辣椒等其他作物按照“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管理、統一服務、統一銷售”五統一要求標準化種植,達到耕、種、管、收全程機械化;五是與信息化管理相結合。依托揚黃供水工程,在揚黃灌區和西安、海城、關橋灌區建設現代高效節水農業16.13萬畝,通過建設片區節灌控制中心及田間自動控制系統,安裝數字大屏、視頻監控、水位監測、自動采集、控制等設備,集成開發信息管理系統,形成覆蓋灌區、設施配套、管理精細、便捷高效的灌區一張圖、灌溉自動化、管理信息化、服務智能化“一圖三化”片區信息管理系統,實現節灌管理PC端和手機端實時操控,為農戶提供智能便捷化服務,提升灌水效率。
(來源:海原縣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