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用優良黨風促政風帶民風
2022年,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和自治區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區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忠實履行黨章和憲法賦予的職責,立足職能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部署,牢牢把握“兩個維護”首要任務,著眼于黨中央決策部署和自治區黨委工作要求落地見效,深化政治監督、加大專項監督、做實日常監督,督促各級領導班子和黨員領導干部進一步增強干事創業的精氣神,推動形成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寧夏作為黃河流經9個省區中唯一全境屬于黃河流域的省份,因黃河而興、因黃河而美。保護黃河、治理黃河寧夏責無旁貸。
保障黃河安瀾是一項系統工程。一段時期,寧夏河湖亂占、亂采、亂堆、亂建問題和侵占黃河河道及灘地的問題相對比較突出。對此,自治區黨委高度重視,多次作出安排部署,自治區紀委將此列入政治監督重要任務,細化監督責任和任務分工。
駐自治區水利廳紀檢監察組緊盯我區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中治水興水等重點工作任務落實情況,切實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深入推進“清四亂”常態化規范化,207個河湖“四亂”、236個黃河寧夏段河道及灘地被占等問題已全部整改銷號,推進涉水領域政治監督具體化常態化,連續三年受到國務院的表彰獎勵。?
一年來,全區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提高政治站位,聚焦“兩個維護”強化政治監督。深入開展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清理整治落馬領導干部在農村圈地建豪宅問題,跟蹤監督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情況,督促各地各部門各單位完整、準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做到黨中央重大決策、自治區黨委工作要求部署到哪里,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里。有力推動了我區廣大黨員干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日常監督是不斷推動廣大黨員干部嚴明紀律、轉變作風的關鍵,也是凈化黨風,以黨風帶政風促民風的關鍵所在。
2022年,自治區紀委監委始終把作風建設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任務,始終堅持嚴的基調不動搖,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反腐,馳而不息糾“四風”樹新風,作風建設取得了新成效。印發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糾治“四風”工作方案,針對開展違規吃喝隱形變異問題專項整治、全區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分析研判發現的突出問題,著重圍繞整治享樂主義、奢靡之風,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做深做實做細日常監督等三個方面細化了15項具體措施并推動落實。
2022年7月起,自治區紀委監委在全區部署開展違規收送紅包禮金和不當收益及違規借轉貸或高額放貸專項整治工作。專項整治中注重把握一體推進“三不腐”的內涵要求,成立由3名紀委副書記任組長的督查組,深入市、縣(區)和部門(單位)實地督查專項整治情況,推動專項整治走深走實。各級黨委(黨組)書記與班子及直屬單位負責人開展全覆蓋談話、班子成員與分管的中層黨員干部開展全覆蓋談話、黨支部書記與支部全體黨員干部開展全覆蓋談話,做到了“三個全覆蓋”,達到了全面警示、全面監督、全面教育的效果。
堅持有什么問題就整治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突出就整治什么問題,扎實推進重點領域和突出問題集中整治,嚴肅監督執紀問責。開展兩個專項整治政策宣傳宣講3400余場次,有效提高了專項整治的知曉度、參與度,使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取得了良好政治效果、紀法效果和社會效果。
與此同時,不斷扎牢不能腐的籠子,認真做好專項整治總結。督促各地各部門及時修訂完善相關制度1500余項,進一步強化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推動形成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的常態化長效化監督管理機制,切實從源頭上堵塞漏洞,做到查得實、改到位、見實效。
緊盯重要節點抓監督,在元旦、春節、五一、端午、中秋、國慶等重要節點,先后3次印發節日期間加強監督執紀問責通知,劃出“高壓線”,打好“預防針”。通報曝光20起典型問題,持續釋放一嚴到底信號。
嚴肅查處違紀違規問題,全區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290余起,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630多人,其中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30多人。
查處公款旅游以及違規接受管理和服務對象等旅游活動安排問題7件,查處違規發放津補貼或福利問題13件,查處違規公款吃喝問題4件,3項問題查處數5年間下降幅度均在90%以上。
全區共查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130余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90余人;查處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問題150余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40人。
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430余件,處理930余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280余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專項監督工作持續加力。2022年,全區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相關問題200余件,處理350余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40余人,損害群眾利益問題得到有效遏制。
步步為營,終至千里;久久為功,必有所獲。通過一次次監督、一項項整治,以釘釘子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用優良黨風促政風帶民風,用優良政治生態引領社會生態。(記者 高 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