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之“筆”溫潤生態之“痕”
以生態恢復的目光來看,寧夏生態是一個頗具價值的研究樣本:涵蓋了荒漠、綠洲、森林、草地、濕地等西北地區常見的生態系統類型;這里雖然黃河穿境,但人地及人水矛盾依然突出,土地沙漠化、土壤鹽堿化、水土流失交織疊加,生態環境仍然脆弱。
10年來,看得見的生態改善是大地“色塊”由黃到綠的漸變;看不見的生態修復,蘊于土地退化“治療”和土壤改良等科研工作。
西北土地退化與生態恢復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依托寧夏大學建立,起始于2003年成立的寧夏大學西部生態與生物資源開發聯合研究中心。2009年,獲批寧夏回族自治區重點實驗室,同年6月通過教育部驗收成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10年2月,科技部批準立項為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河套鹽堿地生態治理及特色產業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寧夏及其毗鄰地區生態監測與智能決策技術體系”“寧夏沿黃灌區水肥高效持續利用的理論和技術體系”……實驗室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為目標,夯實寧夏及其毗鄰地區重要生態屏障功能。
其中,“荒漠草原演變過程、生態水文響應機制與適應性管理模式”,是近年來實驗室的代表性成果之一。這一研究針對寧夏干旱風沙區草地退化沙化、生產力低等問題,摸清了寧夏干旱風沙區植被類型,并篩選出適宜的優良灌草。“這項成果使試驗示范區天然植被蓋度提高了20%以上,人工牧草產量增加了94%,載畜量提高了23%,累計節本增效達7.27億元。”寧夏大學生態環境學院院長、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鐘艷霞教授介紹。
近年來,實驗室聚焦退化土地過程與修復、草原生態系統與高效草牧業、生態水文與水資源利用、流域生態系統耦合與優化調控,創新生態學理論與實踐,為干旱生態脆弱區生態保護修復與高質量發展提供科學理論與技術支撐。由實驗室主導的“黃河上游河套地區鹽堿地綜合治理與農業綠色發展模式”研究,提出構建了低洼鹽堿地“稻-漁”循環種養生態修復模式、輕度鹽堿地“草-畜”種養循環生態修復模式、中度鹽堿地優質枸杞生態產業模式,并在內蒙古、黑龍江、新疆、青海、甘肅等地大面積推廣應用。近年來,在寧夏、內蒙古河套灌區已推廣78.44萬畝,新增經濟效益1.84億元,受益農民近15萬人。
目前,實驗室擁有固定科研人員80人,具有博士學位的占95%,45歲以下中青年科研骨干占56.3%,其中有國外留學和訪問學者經歷的21人,特聘教授及柔性引進人員40人。
近5年,實驗室承擔各類科技計劃項目及各種委托橫向科研課題共170余項,科研投入總經費近2億元,發表高水平論文500余篇,出版專著30余部,自治區科技進步獎一、二、三等獎均有斬獲,相關成果為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土地退化系統恢復、特色產業提質增效提供了技術支撐,收獲了顯著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
“正在申報的‘省部共建西北土地退化與生態恢復國家重點實驗室’,以10年的前期培育與積累為基礎,立足寧夏,面向西北,服務全國,持續聚焦制約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生態科學問題,深入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面臨的迫切需求提供科技支撐,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維護西北乃至全國生態安全作出有特色、有水平的貢獻。”寧夏大學副校長、實驗室主任王忠靜教授介紹,未來5年,實驗室將努力建成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旱區生態過渡帶研究平臺、扎根西部的創新型人才培養高地、服務國家生態安全戰略和地方生態建設的高端智庫、東西部科技合作的重要紐帶。(記者 毛雪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