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6時30分,張學云比平時提前半個小時來到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昨天夜里刮大風,我惦記這些樹。”張學云一邊修剪樹枝,一邊查看路旁的綠化帶里是否有被刮倒的樹。
在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了28年,從1993年種下第一棵樹至今,張學云種下的樹已超過百萬棵。“這是‘小姑娘’楊柴、‘大姑娘’花棒、‘鐵漢子’檸條,它們的抗旱防沙能力都特別強,這片綠洲全靠它們了。”張學云把自然保護區的63萬畝人工林的每棵樹都當成自己的孩子。
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48萬畝,地處銀川市黃河以東毛烏素沙漠邊緣。多年前,這里生活的人每天都“披沙戴土”,而讓這里發生巨變的離不開“治沙英雄”王有德。
28年前,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原黨委書記王有德帶領大家一起種樹的情形,張學云至今記得。“王有德把自家的房子、親戚的房子,總共十幾套房抵押給銀行,貸款80多萬元為職工建了房子。”張學云說,王有德的舉動讓職工們看到了希望。
“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天上無飛鳥,地上無寸草。”這個在當地流傳的順口溜,道盡了沙漠給當地百姓帶來的苦楚。
沙漠變綠洲,治沙技術是關鍵。沙漠里沒有路,王有德就帶著工人用石子鋪路,再沿著路向四周扎草方格、種樹。每天早上七八點鐘,大家就背著麥草、樹苗進入沙區。白天,頂著高溫推沙平田、挖坑種樹,晚上就住在帳篷里。王有德改變過去一季造林、成活靠天的被動治沙模式,啥時候下雨就啥時候造林,并注重灌草結合、樹種間合理搭配,沙丘丘頂撒播草籽,迎風坡、丘間低地種耐旱灌木,在年降雨量160毫米左右情況下,當年成活率達到75%以上。
“沒治理前的沙漠距離黃河最近的地方只有5公里,區域內分布有10多條水蝕沖溝,黃沙沿溝進入黃河抬高河床,災害性天氣對工農業危害較大。”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三代白芨灘人堅持不懈累計治沙造林63萬畝,控制流沙近百萬畝,森林覆蓋率達41%,有效遏制了毛烏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擴,保護了黃河、銀川河東的生態安全。
幾十年過去,沙漠綠了,職工富了。憑著“寧肯掉下十斤肉,不讓生態落了后”的拼勁,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干部職工以每年造林2萬畝的速度,在毛烏素沙漠邊緣筑起了一道東西寬30公里、南北長61公里的綠色屏障,創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跡。
在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治沙博物館里,一個滾動的大屏幕上有不同的面孔交替出現。“這個大屏幕上的人都是自然保護區職工,都參與過治沙行動,每個人都種下了數不清的樹,他們中的不少人已經長眠在這片沙漠中。”張學云說。
生命不息,治沙不止。
在銀川河東國際機場東側,有一塊上萬畝的沙漠綠洲,綠樹成蔭。很難想象,7年前這里還是一片大小沙坑縱橫、戈壁沙灘廣布的“不毛之地”。退休后,王有德依然情系防沙治沙事業,他發起成立寧夏沙漠綠化與沙產業發展基金會,開始了“二次創業”。
幾十年防沙治沙,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職工通過植樹造林發展多種經營,在北沙窩和大泉沙漠引水治沙造田,開發土地7000畝種植經果林和苗圃,定植果樹和栽植防護林木23萬株,解決就業160多人,2020年職工人均收入突破10萬元。從以前沙里種樹到如今沙里淘金,自然保護區實現了治好沙、管好沙、用好沙的“沙產業”雛形,通過“造血”創立3個造林綠化公司,帶動職工增收,走上了多種經營反哺治沙的良性循環軌道。
攜手打造面向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 第五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8月19日至22日在寧夏銀川舉辦。本屆博覽會以“深化經貿合作,共建‘一帶一路’”為主題。據了解,本屆博覽會總計簽約成果277個,計劃投資和貿易總額1566.7億元。圖為第五屆中阿博覽會會場外景。記者 劉 峰攝…【詳細】